------参加东部片中学联片教研活动引发的思考
同心县教研室 杨卫国
联片教研的就是打破学校之间的教学教研壁垒,构建教学教研联动机制,搭建教学教研交流平台,加强教学教研交流互动,进一步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教研经验,促进联片教研由学校层面向区域间的拓展与延伸,开拓联片教研的新模式,实现学校在教学教研资源共享,教学教研管理经验互相借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推进教学教研的均衡发展。
以韦州、下马关、预旺、张塬为主线,在历史上交相辉映,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东部文明,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东部各校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线路平行,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多年来,东部三校立足区域优势和教师需要,以东部联片教研为载体、以优化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从广度和深度上思考与研究。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原则,视教师发展作为优先领域,于优化课堂教学作为合作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良好的联片教研活动,有力的推进了学校治理相联相通、教师发展互补互促、优质资源对接对流、共同服务共建共享。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相互交融、彼此激荡,积极联手应对挑战。
一所学校的科学发展,其重要前提之一是必须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这个具有“发动机功能”的内生增长机制就是教师的发展。近几年,我们东部三校秉承“教学支撑理念,理念引导教学”的思想,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稳步发展。这既为提高东部教育发展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预示着东部各校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协和万邦。
三中杨校长反复思考,用心琢磨,寻求课改切入点,受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启示,审时度势三中教育现状,以全方位的视角、冷静分析和清醒认识做出判断的,他仰观课程改革的大势,俯察教师改革的渴望。从教育发展高度认识、从全校现实着眼、从具体问题入手,立足于破解学校发展的瓶颈制约、教师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把握教育发展改革的轻重缓急,最终将导学案的实验定盘为体现三中课改的“试验田”。这个课题的提出彰显了三中以杨校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矢志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勇气和担当,体现了领导集体的治校理念和价值追求,从“有了教师的发展,才会有学校的发展”的认识高度,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深切思索和需求。导学案的实验点燃了教师、学校积累多年的改革激情与创新潜能。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教师有尊严地工作、充满幸福地生活,寻求自我发展与学校引导的良性互动,实现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
有什么样的思想立场,就有什么样的价值排序,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现实走向。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五年来,三中课改实验教师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变中谋共识,逐渐步出“传统教学”的圈囿,在“自我发展”的高天厚地里找到价值导向。三中课改实验团队,一茬接一茬,由刚开始的数学学科的课改实验到今天的其他学科延伸,由点到面,由青涩逐步变成成熟,从杂乱逐步走向清晰,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在三中、女中(王彦奎、张波),二中(张瑞娟、锁芳),五中(金龙、杨文扬),石狮中学(杨学珍),还有妥夏炎等发挥着领军作用。这些教师用激情与活力表达青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三中导学案模式的初步构建,是三中历史性实践经验的聚焦和延伸,符合三中的校情和学情。它不是“高效课堂导学案模式”的衍生品,也不是“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翻版,而是具有三中特色的“导学案”。三中导学案课改实验,经历过曲折与坎坷,有过断裂、也有过淡化;有过迷茫、也有过困惑、更有过缺失。到今天还没有总结系统的理论,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有成功,有缺陷。承认“三中导学案”的成功,不意味着它就完美无缺;承认“三中导学案”的缺陷,也不意味着它就一无是处。我们既要大胆地肯定“三中导学案”的成功,又要直面“三中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尊重多元、包容差异。在这期间有“成长”中的价值迷惑;有新旧观念的碰撞;有超越现实的追求;有传统与课改的纠结,有质量与实验的矛盾等等。但我们必须有成功的自信。千万不能“邯郸学步、失其故行”,也不能半途而废、望“题”兴叹。既不能造成传统教学的失范和失衡,更不能造成课程改革的错位与断裂。要破立并举,立什么,破什么,需要好好把握。柔性的破,破得有理;刚性的立,立得有力。只要是三中人,各个投入,人人参与,一个接一个,一茬接一茬,继承中求发展,完善中求创新。进一步深入探究“三中导学案”模式的操作路径和环节,深入研究“三中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背后理论支撑。我们要解放思想,尤其是年轻教师最具活力和最富潜力,扫清课程改革的思想障碍,从纷繁复杂状态走向一元引导下的多样发展。积累原始资料,分析实验得失,总结成功经验,形成系统体系,提炼支撑理论。课改永无止境,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永恒的追求。不管怎么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根本任务。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丰富“三中导学案”,打造“三中导学案”品牌,向韦州、下马关推进,再由东部三校联手总结,产生“东部效应”,向全县甚至全区推广,以改变我们东部三所中学的生命历程。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教师深刻的认识到教育行为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教育教学研究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寄予教育教学研究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教育实施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的重点和难点。东部各校机遇与挑战并存、渴望与期待叠加;兴奋与激动交织、潜力与优势同在。因此,我们要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明确落脚点、抓住着力点。
一个学校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学校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学校的教师决定的。开展联片教研,应该具体、实在、可为,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带有针对性,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办得到的事情出发,力求至微至显、善做善成。各校都要打造自己的品牌,韦州中学每年中考成绩那么好,它的背后蕴涵着一个什么理念?什么理论在支撑?韦州中学以王学军校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有什么样的治校理念和价值追求,韦州中学要深入思考,提炼韦州中学精神、总结韦州中学经验,形成理论体系。移民搬迁给下马关中学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带来的是潜力与优势。以杨连俊校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要认真分析,深入思考,要有新作为、新起色、新机制,要提振精气神,努力新作为,在定位上,回归本位;在内容上,找准需求;在形式上,创新方式。既大处着眼、登高望远,又小处着手、积微成著。韦州中学和三中是下马关中学左右,寓意深刻,你们应该先起步、先跨越。你们既要学习韦州中学的成功做法,又要学习三中的实验经验。做到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有进。东部三所中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由于同一个梦想,一起拼搏;系于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今天我们要继续成为理想的“加油站”、激发正能量的“发射塔”,促动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各校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任何落后于实际、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没有改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离开改革,也没有我们的明天。应该引起我们各校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校长不但要参加活动,还要推动活动,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以系统思维凝聚合力,用系统方法谋划全局,改变农村教育这条“腿短”问题,尤其是近几年移民搬迁、特岗教师的补充、老教师的退休、骨干教师的外流等等,使东部三校教师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教学断裂带”、或“教学断裂带”上转型的后遗症,在精神价值层面给人以巨大冲击,让本已薄弱的农村教育失去提升动力。因此,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教师成长为落脚点、以学校发展为着眼点、以专题研究为着力点,注重以下5个结合:
1、联片教研与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相结合
2、联片教研与校本教研的建构模式相结合
3、联片教研与教师发展的迫切需要相结合
4、联片教研与高效课堂的模式构建相结合
5、联片教研与行动研究的专题研讨相结合
联片教研是一项彰显教研引领、区域联动、校际交流,资源共享、学科示范、同伴互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行动策略的跨学校教学教研联动工作机制。近年来,联片教研是我县实现教育均衡、推进教育改革的一项品牌行动研究,也是深化校本教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有效抓手,更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区域教学教研共同体、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拓展性探索。希望东部各校都要创新思路,大力建设以“专题反思”、“教研自觉”为核心的教研文化,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研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追逐梦想不仅需要夸父逐日的执着,还需要夜以继日的赶路。执着与赶路携手并肩前行,我们的事业一定成功,一定能为我县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正能量。